其他
耶鲁毕业39岁青年教师杀害学院书记,真的是非升即走的错?
6月7日下午两点多,杨浦区邯郸路某大学发生数学科学学院39岁青年男教师持刀捅死49岁的学院党委书记的暴力犯罪案件。随后,犯罪嫌疑人姜某被依法刑事拘留,等待警方的进一步侦办。
疑似因科研考核不达标,面临被学院解聘的绝境,在学院党委书记当面向其宣布解聘决定时突然发难,杀害了书记。从流传出来的视频看,在持刀杀人被制服之后,姜某意识清楚,语词清晰,从容对答警方的问话,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在学校工作期间,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最终才作出如此极端的行为。
据网传消息,被害人王某,为该大学数学学院的党委书记。嫌疑人姜某,为学校的引进人才。在6年内,他需要完成科研任务考核,不达标会被解聘。他没达到与学校约定六年为期的考核科研任务,标的话就要被解聘,书记代表学院宣布解聘决定,被他割喉,当场死亡。同时也有说法是,他这几年的“文章虽然不多,但质量非常扎实,且除了和博导合作几乎都是一个人写的。”据悉,嫌疑人姜某曾在美国留学,后进入美国一个统计机构工作。因为工作上不顺心,于是选择回国。他曾在江苏某高校工作,但是到期后学校未跟他续聘,后来通过人才引进任教当前的大学。“当初耶鲁要他,但是他美国的导师坚决不让他去耶鲁,弄到一个美国统计机构工作。后来离婚了,回国先去的苏州大学,待了几年,苏州大学不续聘了。然后到现在这所学所应聘,签了六年,可是脾气不好,大约慢慢也就上不了课了。这几年越来越恶化,院里不续聘了,他估计也有心理准备。”有人在网络上如斯透露。
此事一经曝出,令人唏嘘之余,不禁让我们反思,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会让高校青年教师,姜某这位从小到大都是优秀的青年,走上如此极端的道路。很多网友表示,高校的考核任务太过严厉。而与此同时,“非升即走”,则再次引发学术界的热议。
有博士甚至说:这是中国顶尖大学最大的制度问题,把大学市场化,采取非升即走,别人没有活路,出现这种情况也是必然的。
确实,在僧多粥少,博士多而固定职位少的情况下,这类制度显然导致了学术界的惨烈。说得直白一点,同样身为青年教师,不能打败你的绝大部分同事,你就必须卷铺盖走人。在如此残酷的制度下,你的对手就在身边,就是你朝夕相处的同事。
对于“非升即走”,这些年来一直争议不断。从清华大学部分院系试点“非升即走”,我国许多高等学校在人事改革过程中引入了“非升即走”制度,将其作为教师聘用合同解除的条件。在这期间,没有人会有平和的心态,能够看淡晋升或走人。因为被解聘之后,不仅留下一个很难看的学术履历,而且之后能应聘到哪里,路在何方,都完全是迷雾中的迷茫。
中国农业大学是为数不多未实施“非升即走”的双一流高校。对于未实施“非升即走”一事,时任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曾撰文分析了“非升即走”制度的利弊与国内推行的顾虑。
“非升即走”制,来源自北美的Tenure Track,即终身教职制。“非升即走”制度的引进初衷是好的。“非升即走”可以为学校剔除不作为的教师,并通过绩效考核的方式,激励青年学者进行成果产出。一般情况下,只要青年教师兢兢业业发文章,脾气好好去上课,即使最后没有通过晋升长聘,也容易找到低一层级高校的长聘教职,就如同当年被中部某高校解聘的大批青椒一样。
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会因未达到高校和教师双方权益的平衡,而引发诸多争议。很多时候,高校职称晋升的标准比较难把握。一是评审过程不严谨,评价标准 “一刀切”。二是科研成果评价细化分类不足,对教师的多元评价机制还不成熟。此外,一些高校引才承诺往往无法如实兑现或者需要延期兑现。而且,很多配套保障跟不上现实需要。
2016年,中山大学教师李思涯因为错过了“升”的机会,对学院院长甘阳暴力相向,一场争论在中山大学礼堂里演变为暴力事件。
2018年,武汉大学因预聘制首个聘期晋升副教授的通过率不高,再次引发网络热议。
为了保饭碗、争待遇,很多青年教师会将主要精力投入在科研工作中,有些人甚至不惜代价,拼命发文章、拿项目。
早在2018年,在阎光才的《学术职业压力与教师行动取向的制度效应》一篇文章中就提到,研究型的大学教师在工作日平均每天工作9.43小时,周末每天工作6小时左右。
从近年来关于“非升即走”的争论中可以看出,高校在职称晋升和科研成果评价、科研与评价导向、制度设计与配套保障等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值得深思。
在“非升即走”的制度环境中,“置身于大学中的教师,基于‘效率’和‘功用’的考虑,学术活动的导向从理性认知转向考核指标,学术活动多样性选择空间被压缩,职业活动中的学术短视行为、投机行为增加。学术研究最主要的目的甚至慢慢会变成在论文发表、课题申请上达到既定的标准。
大学推行“非升即走”的竞争性制度使得教师学术生涯充满不确定性,教师在长时间内承受如履薄冰的命运,在工作中背负持续的精神紧张和焦虑,承担着变革带来的竞争失败的全部风险。
我们首先应当对死者表示同情和哀悼,这个宣布解聘和学术界认为初衷不错但实施起来可能会不友好的考核制度也不是他的错。即便是我们觉得“非升即走”可能存在某种问题,但是人生的选择是多样的。很多时候,退一步则海阔天空。此处不留,自有留处!
职场人如果无法承担巨大的工作压力,可以选择尝试其他的道路。若是一个人采用极端行为伤害他人生命,则不但对改善现状没有任何帮助,而且会断送自己的前途命运,对社会也有不好的影响。
关注学术桥,关注科研人员发展本文内容及未标注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与我们联系或者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来稿和内容合作信箱:qiaoqiao@acabridge.edu.cn
延伸阅读
35岁!高校青椒是非升即走,还是直接丢掉入场券?
高校6年招聘8000多青年人才引热议!如何完善考核评估体系?
全球高层次人才服务平台—学术桥
欢迎联系我们:
高校招聘,吴老师:19927471252
人才求职,赵老师:13810238612